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11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一本历经百年水火洗礼的《圣经》记录着一家几代人对中国人的爱…

晨修晚祷 2019-11-07

以下文章来源于永远的华西 ,作者向素珍

点击上方蓝晨修晚祷关注我們謝謝您!

这是一张《圣经》的照片。它的扉页已经残缺,被火烧过、被水浸泡过、被泪水洇湿过的痕迹让人触目惊心。这本历经百年水火洗礼、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圣经》,将告诉我们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 ◆ ◆ ◆


一本传承了数世纪的圣经

----  陆德礼和他的家族的故事


文:向素珍

文字编辑:幽兰

责任编辑:柳塘压雪

◆ ◆ ◆ ◆


1

告别恋人,艾尔伯特远赴中国

1887年11月,初冬的英国丹温(Devon)寒风凌冽。22岁的英国小伙儿艾尔伯特(Albert Lutley)受中国内地会派遣即将启程前往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中国。临行前,他特地买了一本《圣经》送给他心爱的姑娘——拜茜(Bessie Roberts),并在扉页上写道:“拜茜·罗伯茨, 一份来自朋友的小小心意。因为她为他树立了榜样, 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决心将他的一生献给在中国传播福音的事业。1887年11月3日。”在扉页的另一边,拜茜记录了她的日常生活规则和心路历程。从此,这本《圣经》就跟随着它的主人,经历了种种血雨腥风和水火洗礼,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主人的命运,也见证了这个家族的悲欢离合以及对中国无私的奉献和深深的爱……

人的命运总是那么让人难以捉摸。1882年,中国内地会的创始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牧师回到英国,招募一批可以前往中国内陆地区长期工作的宣教士,将基督教信仰传入中国内地。他的讲道让人们知道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个地方叫中国,有四万万人口。这个地方贫穷、落后,崇拜各种偶像,每个月都有成批成批的人们因为各种疾病和饥饿而死亡。特别是还没有向外国人开放的内陆地区,那里需要更多的宣教士。

“纵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如我有千条生命,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 戴德生牧师的这两句名言和讲道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听众。“到中国去!到内地去!”。大家的心被激励着,21岁的拜茜(Bessie)也迫不及待了。

然而,按照内地会的规定,未婚女孩必须要得到父母的许可,才可以被差往中国。拜茜的父母不同意她去中国。

看着失望之极的拜茜,内地会的工作人员对她说,如果她去动员3个以上的人去中国,也同样算是参与了宣教工作。于是拜茜以她特有的热情成功点燃了三个年轻人去中国的激情,其中一位就是艾尔伯特 (Albert Lutley)。

此时的艾尔伯特已经在英国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但神的召唤已经使他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超然于外,他决然选择放弃英国舒适的生活和事业,去遥远的中国传播福音。在内地会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看到瘦弱的他不停地咳嗽,担心他的身体无法承受贫苦和工作压力而拒绝了他。但外表瘦弱、略显病态的艾尔伯特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他的坚定和执着感动了戴德生,最终成为内地会派往中国的100名宣教士之一,被派往山西。

在受训准备启程的这段日子里,爱神之箭射中了艾尔伯特和拜茜。但直到临近艾尔伯特启程的1887年,拜茜仍然没有得到父母的许可去中国,而按照内地会规定,单身的年轻人若超过规定年龄,便失去了学习和运用另一种语言的能力,尤其是汉语,因而不能再被派遣。此时的拜茜已经26岁,快接近规定的年龄,这意味着她很有可能只能在本国做相关的工作,不能再被派往中国了。

无情的现实灸烤着这对年轻恋人的心。然而,对上帝的忠诚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世间任何儿女情长,他们最终选择挥泪别离。临行前,艾尔伯特将一本寄托了自己全部情感的《圣经》送给了大他4岁的拜茜。


2

《圣经》相随,陆义全与拜茜天津完婚

手捧《圣经》的拜茜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她常常抱着《圣经》凝望东方,想象着遥远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本书成了她与上帝以及心爱的艾尔伯特进行心灵对话的唯一载体,她把自己对上帝的爱、对爱人的思念、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内心的挣扎等等记录在了《圣经》的空白页处,于是这本《圣经》成为一份非常宝贵的资料。

拜茜的坚韧和执着终于感动了上帝。32岁那年,她的父母终于同意她前往中国,内地会也对她网开一面,虽然早已过了年龄,还是接纳她成为一名宣教士被派往中国。1893年10月13日,她带上简单的行李和视如生命的《圣经》与内地会的三位宣教士一道,登上了从伦敦到上海的轮船。这时,她与艾尔伯特已经分离了6年,距1882年申请到中国已经过去了11年。

1893年11月25日,经过一个多月艰难的海上航行,拜茜一行终于到达上海,住进了简陋的小木屋,换上了中国妇女的服装,开始了语言学习并尝试在妇女中做福音工作。按照差会的规定,她必须在中国工作两年才能结婚。她和艾尔伯特分属两地,只能靠鸿雁传书。

刚到中国的拜茜(右),1894年


1896年1月,拜茜终于得到差会许可,前往天津与艾尔伯特完婚。也许上帝存心要把拜茜磨练成无比坚强的宣教士,在去天津的途中经过一条河时,她的行李连同《圣经》掉进河里被水浸湿。到了天津,她终于见到了从山西赶来、已经分别了整整8年半、留着辫子、身着华服的爱人艾尔伯特,此时他已有了一个中国名字:陆义全。

此时的陆义全已是山西内地会的负责人,他有许多纷繁的事务亟待处理。见面后,他们立即回到山西。直到3月,他们才又回到天津,由李滋牧师为他们主持了简朴的婚礼。这对金发碧眼、身着典型的中国式长袍褂帽和荆钗布裙的新郎新娘,在人们的祝福声中终成眷属。

1896年,陆义全和拜茜在天津完婚


3

夫妻恩爱,宣教传道曲折艰辛

婚后第5天,他们启程赶回山西,前往隰州主持宣教站的工作。作为宣教士,他们夫妇的生活实在可以用居无定所来形容。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们不停地搬家,所谓的“家“都是很简陋的小房子或者窑洞。毛驴驮着的几件简单行李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1898年1月开始,他们先后在平遥、介休传道。同年,陆义全被中国内地会总会委任为山西省南部的监督。1899年2月,他们又被派往洪洞主持宣教站。

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日子忙碌而甜蜜。1896年12月30日,他们的大女儿玛丽(Mary Adelaide)出生;1899年1月20日,他们的二女儿艾迪斯(Edith Talbot)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一九零零年初,拜茜又怀上了第三个孩子。

1900年,庚子年。清政府下诏对外宣战,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义和团运动从山东爆发。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战火很快蔓延到全国,矛头直指外国宣教士和国内的基督徒。据不完全统计,有二百多名西方宣教士和二万多名中国基督徒和平民百姓被杀,在各个差会中,以内地会损失最为惨重。山西义和团运动兴起较晚,但来势凶猛,最终酿成异常惨烈的“山西教案”。

据统计,“山西教案”遍及全省79个州县。截止八月底,约有127个基督教传教士被杀,教堂、医院、住宅等几乎全被烧毁。六月十三日,山西巡抚抚毓贤下令,在巡抚衙门前将44名传教士和17名中国教徒以及英国教师毕翰道一家7人在百姓的围观下逐一杀害。

7月15日,陆义全夫妇和两个年幼的女儿以及同工们一共14人分坐在四辆大篷车上,从山西洪洞(Hongtong)向汉口出逃。刚出城门就被一伙劫匪拦住,陆牧师的辫子被揪住从车上拖下来。拜茜透过车帘的缝隙,看到丈夫被勒令跪在马路边,一把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好在劫匪只是要钱。就这样,一路上他们被抢劫无数次,还未出山西省,就已被抢劫一空。

4

逃难途中痛失爱女,携幼子返回故国

七月的山西骄阳似火,土路上尘土飞扬,被厚厚的篷布遮得严严实实的车内焖热无比,让人窒息。缺水缺食,整日颠簸,已经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中暑、发烧、痢疾几乎纠缠上了每一个人。8月3日晚,陆义全年仅三岁半的长女玛丽(Mary)因不堪路途的折磨而离开了人世。陆义全夫妇怀着极大的悲痛将爱女埋葬在城墙外的山坡上又与大家继续逃命。8月20日清晨,年仅十八个月的次女艾迪斯(Edith)也在同工伊娃·弗伦希(Eva French)的怀里停止了呼吸。伊娃·弗伦希(Eva French)将渐渐变凉的小艾迪斯抱在怀里不敢声张,因为如果车夫知道有人死在车上,会因为不吉利而把所有的人都丢弃在路旁。就这样,大家轮流默默地抱着这个僵直的小身体,一直到了湖南湖北的边境,才有机会将小艾迪斯安葬在不知名的山坡上。此时,39岁的拜茜已经有了六个月的身孕。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她先后失去了两个孩子,她不能再失去肚里的孩子,她必须强忍悲痛,必须坚强。

8月28日,陆义全一行终于到达汉口,随后乘船到上海。在逃难途中,他们在山西洪洞家里的所有财物被烧毁,也包括那本来不及带走的《圣经》。

10月24日,上海。在妈妈子宫里躲过一劫的孩子降生到了这个世界。为了感谢和纪念在逃难途中给他们很多帮助、抱着小艾迪斯去世的伊娃·弗伦希(Eva French),父母为他起名艾尔伯特·弗仑希·陆特利(Albert French Lutley),大家也叫他伯特(Bert),他的中文名:陆德礼。

在陆德礼稍大点可以长时间乘船时,他的父母带着他回到了英国。

1901年,跟随父母逃难回到英国的陆德礼


5

重返中国,《圣经》失而复得寄哀思

1902年,义和团之乱已经平息,陆义全和许多宣教士决定再度回到中国。对于拜茜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两年前逃难途中的血腥场面仍历历在目;惨死的两个女儿,至今想起仍痛不欲生。自己已经41岁,不可能再生育,如果回到那贫穷落后且战乱不断的中国,年仅两岁的儿子波特能平安长大吗?还有那寡居多年年迈的母亲……她实在不敢再往下想。

经过极其痛苦的内心挣扎,拜茜终于再一次战胜了自己,跟随丈夫带着孩子回到了山西。1902年12月6日,他们到达平遥,1903年10月回到洪洞,开始重建家园。

在清理逃难期间被烧毁的家时,他们在废墟中竟意外地发现了原以为被烧毁了的《圣经》!书的封面被毁,扉页残缺,被火烧过的痕迹触目惊心!也许是冥冥之中神的庇护,在废墟里躺了两年多的厚厚的书居然基本完整! 拜茜欣喜若狂,流着泪紧紧抱着失而复得、胜于她生命的《圣经》不肯松手!她为这本神奇的书更换了新的封面,又开始在上面记录她的所思所想和各种经历,直到她1935年去世。两年前仓皇出逃时来不及带上两个死于非命的女儿的照片,拜茜在与她血脉相连的《圣经》的空白页处写下了对女儿的哀思。


拜茜在与她血脉相连的《圣经》的空白页处写下了对女儿的哀思


在废墟里幸存下来的《圣经》


6

兴建学校,安居烟台传播现代文明

面对义和团运动带来的惨烈后果和蒙受的巨大损失,年事已高的戴德生主持内地会讨论决定:放弃清政府的赔偿,任命何斯德(Dixon Edward Hoste)接替自己担任中国内地会总干事。因为他们明白,宣教士的命非金钱可以抵偿,兴办学校、普及教育、传播文明、传授科学知识才是避免悲剧发生的正确选择。

宣教士们重返山西之后,除了整修被捣毁的教堂,第一件大事就是兴办教育。

1902年,西太后请经常活动于满清上层人士之间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协助处理山西教案。李提摩太认为庚子事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没有普及,他请求各国政府把一部分赔款拿出来在山西等地建立大学,1902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山西大学堂开学。

1904年,经济学博士、剑桥七杰之一、内地会总干事何斯德在山西洪洞主持修建了一所男子学校“China Inland Mission boys School ”(中国内地会男子学校),中文叫“洪洞普润中学”。何斯德在山西工作多年,深受当地人爱戴,所以也被当地人称做“何斯德中学”。这所学校现在是山西省的著名中学,叫“洪洞一中”。

作为中国内地会山西南部总负责人的陆义全,工作十分繁忙,但因为他曾经设计和建造过其它学校,所以他又参与了洪洞普润中学的设计和建筑监理。1926年-1927年,陆义全担任了该校的校长。

陆义全因工作需要常常四处奔波,拜茜则在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同时,在当地妇女中布道、传播现代文明和知识。1905年,拜茜带着不满5岁的儿子陆德礼陪同陆义全去上海开会的途中生病了,她和儿子不得不留在烟台治病。身体好转以后,她留在烟台的一所预科学校负责内务工作,年幼的陆德礼则成为了学校的学生。1906年5月,拜茜必须回山西,她留下幼小的儿子在烟台的寄宿学校独自学习。此后,陆德礼每年回家一次,每次在家停留三个星期,直到11岁。

1912年,12岁的陆德礼回到英国格洛斯特郡的切尔腾纳姆(Cheltenham, Gloucestershire)寄宿学校继续学业,18岁以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欧洲古典文学和神学,同时还学习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

1923年至1925年,陆德礼获得奖学金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这期间,他邂逅了大学同学玛莎·布丽特(Martha Davis Bullitt),并于1925年6月9日与玛莎结婚。1926年1月,他们一同回到了中国山西洪洞,在父亲参与创建、时任校长的普润中学教授英文并同时学习中文。

1927年3月,陆德礼当了爸爸,儿子起名杰米(Jamie)。孙子的出生使陆义全夫妇欣喜不已,苦难的前半生终于翻过去了,三世同堂的欢乐充满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他们不久又接到撤离的通知。因为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铺天盖地,1900年的灾难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内地的洋人们纷纷逃往沿海城市。陆义全、陆德礼父子俩带着全家经天津到了烟台。

陆义全不愿意离开工作了40年的中国,全家就在烟台安顿下来。

1927年,陆义全和拜茜与他们的长孙杰米,杰米于1935年病逝于山东烟台


7

陆德礼子承父业,《圣经》相伴历游川西

1929年2月,陆德礼的又一个女儿出生了,爷爷陆义全给孙女取名玛丽·艾迪斯(Mary Edith Lutley)。他特意把死于义和团运动中两个女儿的名字合起来放在新生的孙女身上,以纪念他们在天堂的女儿。陆义全也在这一年在烟台退休。

两个月以后,陆德礼和妻子玛莎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中国去英国,陆德礼也利用在英国的机会,继续完成基督教会牧师的培训并获得牧师资格。1930年,陆德礼被派遣到四川新都主持教会工作。


1930年,陆德礼在华西校园的钟楼顶上拍下了这张全景图。

1933年,陆德礼的第三个孩子在成都出世,取名伊丽莎白(Elizabeth Roberts Lutley),也叫贝丝。中文名陆英蕙。

1934年,父亲病危,当陆德礼赶回烟台时,这位在中国奉献了47年的老人已经停止了呼吸。当时他的母亲拜茜正遭受癌症的煎熬,陆德礼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只好留在母亲身边照看她。随后全家又离开四川迁居北方。

1935年2月10日,陆德礼的第四个孩子约翰(John Herbert Lutley)出生在烟台。

1935年3月22日,大儿子杰米死于麻疹和肺炎。

1935年5月30日,陆德礼的母亲拜茜又追随她的丈夫、两个女儿和孙子西去。在十三个月的时间里,陆德礼先后失去了3位亲人,他把他们葬在烟台的公墓里。陆义全夫妇一生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日子,死后总算有了一方属于自己、不大但安静的归宿,然而也被入侵中国的日本人一把火烧得了无踪迹……

1936年,陆德礼第五个孩子玛格丽特(Margaret Bullitt Lutley)在烟台出生。

1937年5月,受教会的派遣,陆德礼带着家人和母亲留下的《圣经》再次取道长江返回四川,在成都的华西协合大学神学院教书。1938年,他的妻子玛莎则在华西协合大学教授历史。

也许上天就是要让这个家族与中国有着永远割不断的纽带联系,特地赋予了陆德礼的摄影天赋。陆德礼从小酷爱摄影,离开上海前他又得到一台8毫米胶片电影摄影机。他用他的镜头和这台摄影机,记录了长江之行船过三峡抵达重庆的旅程、四川各地的风土人情、成都古老的市井街巷、中日战争时期川军出川动员大会激动人心的场景、华西坝上洋人生活的另一道风景、岷江上游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十分珍贵的都江堰放水节……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为我们留下了永久的、鲜活的历史画卷。他的女儿贝丝说:“这都是上帝的安排。”

1937年夏天,陆德礼利用暑假与同事彭普乐夫妇(the plewmans、华西边疆研究学会创始人之一)夫妇踏上了岷江上游的松茂古道,他们的目的地是理县藏族村寨

——杂谷脑,属于当年被称为理番(今理县)的地界。这条起于史前社会、距今约4500年、古称冉駹 (音“忙” )道、全长约700里的古道,是连接川中盆地与西部高原的纽带,亦是岷江上游与成都平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陆德礼一行经过的这一段路程只是松茂古道的四分之一,他将这四分之一千年古道上的险峻艰难、绮丽风光、藏羌风情、碉楼文化等等固化在了他的镜头中。他还特地买了一本丝质封面的中国影集,按照行程将一张张照片编排在影集中,并在每一页影集上用繁体汉字和英文一一加以说明。

1940年,陆德礼第六个孩子在成都出生,取名艾尔伯特·戴维斯(Albert Davis Lutley)。

陆德礼夫妇与他们的5个孩子在成都,1940年


8

返回英国,剪不断的中国相思情结

1944年,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会的经费严重不足,已难以支撑各地教会组织的费用,甚至支付不出宣教士的工资。陆德礼教授不得不带着全家告别长眠在这里的5位亲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生养他和他的孩子们的土地。

一家老小经驼峰航线到了印度,并在那里停留了六个月。

1945年2月,此时二战已接近尾声,战争更加残酷。陆德礼带着全家搭乘一艘美国的运兵船横跨太平洋到了美国,住在妻子玛莎的父母家。他试图在美国寻找工作,但一直得不到美国的工作签证,全家于1947年回到英国。

回到英国的陆德礼继续从事牧师工作。他怎么也排解不开对中国的思念。他经常在家里与孩子们分享他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照片和电影,以唤醒孩子们对中国的记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见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他都要去用中国话问人家是不是来自中国,但多数结果是失望。他试图写信联系他在中国的学生和同事,但在那个封闭的年代,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他阅读各国的各种新闻,渴望在其中发现有关中国的任何信息。

1965年,陆德礼因心脏病发作退休,并在剑桥市买了一套房子安度晚年。

1974年,陆德礼夫妇去加拿大多伦多看望生活在那里的女儿和孙子们,终于见到了刚从中国回来的苏维廉(Bill Small,出生在成都,其父亲是建造华西协合大学的总工程师苏继贤),他如饥似渴地询问各种关于中国的细节,苏维廉告诉了他许多关于中国的事情,终于解了他的相思之苦。

1975年,陆德礼教授因心脏病驾鹤西去。自1944年离开中国再也没有回去过的他终于在天堂与长眠在中国的亲人相会。

9

一本《Bessie》,书写陆家与《圣经》的传奇故事

1960年,陆德礼慎重地将他母亲留下的《圣经》交给了女儿贝丝。看到这本满目疮痍的书和奶奶在书里记载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想起父母经常讲的关于家族在中国的故事,勾起了贝丝对她在中国的童年记忆,后来她把这些故事写成了书——《Bessie(拜茜)》。透过这本描写家族故事的书,我们也了解到了那段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

贝丝写的奶奶拜茜的传记,该书通过描写家族的故事展现了那段发生在中国的历史。

穿着奶奶拜茜曾经穿过的中国服装、手捧历经苦难的《圣经》的贝丝。

2016年11月,贝丝将这件清代的缎面服装捐赠给了位于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


这本跨越三个世纪的《圣经》被贝丝视为珍宝,虽然对其中的内容和笔迹已了然于胸,她还是时不时地戴上老花眼镜认真阅读,这已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的阅读已经超越了阅读本身,其蕴含着更深的意义和价值……

一如当年她的父母对她那样,她也常常给她的儿孙辈讲这本《圣经》的故事,讲家族的故事,讲许许多多关于中国的故事……

如今贝丝已经85岁,她会将这本《圣经》继续传给她的儿子、孙子,代代相传。我们期待着它再跨越第四个世纪,直到永远……


向素珍2018年8月初,于成都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马太福音 16:25)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启示录 14:13)


【作者简介】

向素珍,四川省外办退休干部,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100多年前来华兴学行医的加拿大传教士后代,从此与这段历史结缘。感动于这些传教士对中国西部的无私奉献,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老照片项目小组。十多年来,项目组在有关部门和企业家支持下,于北京和成都举办了7次老照片展览和1次“中加友谊世纪情书法笔会”。2016年10月起,《加拿大人在中国》老照片在多伦多等地巡展。与大邑县和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分别组建了《百年历史影像馆》和《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编辑出版了《成都,我的家》大型图册,还有两本书即将出版。协助四个电视台拍摄《相遇百年》大型历史纪录片。加拿大总督为了表彰项目组为中加友谊所做的贡献,于2013年为项目组颁发了总督勋章。

朋友,你是否被基督的爱所感动?

你是否愿意了解创造天地万物的神,为什么愿意赐下祂深爱的独子为我们做替罪羊而死在十字架上?

你是否愿意明白今生的意义和永生的含义?…

如果你愿意的话,请打开圣经吧!请走进一个高举十字架的救恩、传讲圣经真理的教会吧!


神说:"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马太福音 7:8)


将心和灵放置何处,不仅影响今生的福乐,而且决定永生的福乐!


图片来自转载平台,版权归原创。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赏用!

欢迎弟兄姐妹们在下面留言讨论或者祷告!

🙏🙏🙏

感谢您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群!

愿上帝赐福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